一、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
1、协商(和解)
单位应当积极主动和劳动者进行沟通,避免进入仲裁程序,对于劳动者合法合理的诉求应当积极妥善解决,对于劳动者超出法律规定的诉求,单位应当向劳动者说明情况,避免激化矛盾。大部分劳动争议纠纷都可以通过协商方式和解,进入仲裁审批阶段的只是较少的一部分。
2、调解
调解伴随在劳动争议处理的全流程过程中,是化解劳动争议最有效的方式。仲裁委、一审法院都设有诉前调解的程序,案情清晰、标的额不大、矛盾尚未激化的案件通常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化解。
3、仲裁
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所有劳动争议案件必须经过仲裁程序方可进入司法审判阶段。实践中,还有一部分案件属于一裁终局案件,无法进入一审程序。劳动争议案件都有仲裁阶段,但不是所有的劳动争议案件都会进入法院审理程序。只有大约40%左右的案件会进入审判阶段,仲裁委消解了大部分的劳动争议案件。
4、诉讼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都可以将案件引入审判阶段。进入审判阶段的案件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裁终局的案件;一类是非一裁终局的案件。对于一裁终局的案件,劳动者可以继续提起一审诉讼,用人单位不能提起一审诉讼,只能提起撤销裁决的诉讼,且被支持的比例小于1%。对于非一裁终局的案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可以提起一审诉讼。
二、律师代理劳动争议的流程
1、了解基本案情
要求提供仲裁申请书,了解基本案情
也可通过约见的方式了解案情
了解案情的目的不是判断案件走向,是为了判断案件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可能消耗的时间,给出报价方案
2、报价
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难易程度、可能消耗的时间,以及办案律师的情况给出当事人报价方案。通常给出两套方案供当事人选择,一套固定报价方案,一套固定+效果报价方案。避免在不了解案情的情况下向劳动者报价。
3、签约
双方对出庭律师、代理费达成一致后就可以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委托代理协议中应当声明或者约定不对案件结果作出承诺,约定好在什么情况下应当退费、在什么情况下不予退费。
4、详细了解案情
建立委托关系后,代理律师应当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并制作谈话笔录,然后整理出案件要点。在这个阶段要求代理律师要把案件的全部事实了然于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