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实务认定和辩点挖掘指南(新版)
主讲人
庄斌彤
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曾从警二十一年,多次荣获三等功
擅长从刑侦、刑辩的双重视角发掘辩点
一、总论:诈骗罪认定指南
1.为什要强调这种体系性的诈骗罪认定思路?
2.诈骗罪的罪质特征
3.为什么欺骗不等于诈骗罪?
4.诈骗罪罪名如何认定?
5.如何体系性认定诈骗的每一个要素?
6.强调位阶性
7.诈骗罪中的财产损害要件
8.财产损害的认定问题
二、分论:精细化拆解经典案例
1.农机具异地报补诈骗案——单方给付类诈骗认定之一
- 以目的论的视角审视农机具补贴政策
- 什么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 异地报补和“未购报补”“一机多补”“重复报补”的区别是什么?
2.《刑事审判参考》第1373号案例阚莹诈骗案——单方给付类诈骗之犯罪数额扣除问题
- 财物具有使用价值,但不为被害人所需要,该财物是否可以折抵犯罪数额?
3.“双重诈骗”案
- 何为“双重诈骗”案?
- 欺骗和损失之间特殊的归责关联
- 截然不同的实务认定
i. 路径一:寻找最终受害人-担保人
ii. 路径二:银行和担保人都是受害人
iii. 路径三:以担保的设立为核心
-
既遂与未遂的时点如何判断?
- 金融业内人士对担保如何认知?
-
实质的财产说认为银行有损失
- 骗取担保后向银行申请贷款是赃物的变现?是事后不可罚的为?
- 在提供真实足额担保的情况下,行为人虚构贷款用途、还款力中,是非重要事实的欺骗?
- 间接故意是否可以构成贷款诈骗罪?
- 行为人取得财产和“现实的”发生财产损害,在本案中是一回事吗?换句话说,行为人取得财产就发生财产损害了吗?
- 如何理解骗取贷款罪中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 如何体系性思考“双重诈骗案”?
- 罪数问题
4.《刑事审判参考》第1426号二元期权案
- 个案视角下,赌博与诈骗的界分
- 《刑事审判参考》第1372号黄金章诈骗案
5.ABS贷诈骗
- 谁是被害人?银行还是实际贷款人?
- AB贷中如何认定共犯?如何合理界定“中介”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