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长三角刑辩大讲堂
课程介绍

本课程仅丁俊涛、洪梓桉、胡东迁、马朗、叶立明、聂朋雷、牟卫鹏老师提供课件

2024长三角刑辩大讲堂

主讲人

薛火根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董事、高级合伙人

大成中国区刑事专业组带头人

傅建平

上海七方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上海律协刑事诉讼法与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高正纲

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原安徽省第一批刑事员额法官

陈佳

江苏新高的律师事务所 一级合伙人

江苏省律师协会理事/刑事风险防控专业委员会主任

陈有西

京衡律师事务所董事局主席、全国管委会主任

全国律协民委会副主任

杭州市律协第六届副会长

蔡正华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

盈科全国刑民交叉专委会主任

上海市律协刑诉委副主任

丁俊涛

上海中联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上海市律协刑诉委委员

洪梓桉

上海日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上海市律协刑法委委员

翟建

首届东方大律师

胡东迁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浙江省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原主任

全国律师协会刑委会委员

马朗

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上海市律协刑法委主任

大成刑事专业委员会联合牵头人

叶立明

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上海交通大学凯源法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

魏艳昭

上海靖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上海市律师协会刑法与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聂朋雷

安徽君先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管委会主任

合肥市淮南商会副会长

前安徽省公安厅经侦执法监督专家库成员

牟卫鹏

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浙江省律师协会刑民交叉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优秀青年律师

李永红

上海精诚申衡律师事务所全国管委会主任

华东政法大学刑辩研究中心研究员

庄斌彤

上海市金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十余年各类疑难、复杂刑事案件的控告和辩护经验

马宏伟

大成律师事务所中国区资本市场行业委员会牵头人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证券犯罪研究中心外聘研究员

上海律协证券合规与纠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陈沛文

上海靖霖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副书记、高级合伙人、网络犯罪研究与辩护部主任

 

专题一:刑事辩护精进:认罪认罚与量刑策略实战

 

薛火根:三案拆解认罪认罚背景下的量刑辩护

一、认罪认罚五大核心要点

二、实战演练

1. 准确认定法律事实,检法两阶段争取最轻量刑

2. 吃透刑事法律规定精准量刑,测算意见被采纳

3. 无罪辩护与量刑协商双管齐下,争取当事人合法利益最大化

 

傅建平:认罪认罚难题攻破与策略指引

一、审查起诉阶段辩护人可能面临的五大难题

二、辩护律师应对难题的策略选择

三、在认罪认罚背景下辩护律师有效辩护路径的选择

四、当事人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是否万无一失?

五、有效辩护的前提与保障

 

高正纲:量刑辩护方法与实战

一、量刑步骤和核心方法

二、实战案例演练

1.案例一,聚众斗殴案,多情节,如何量刑

2.案例二,故意伤害案,多情节,如何量刑

3.案例三,诈骗案,多情节,如何量刑

三、认罪认罚背景下的量刑辩护

 

陈佳:精准量刑辩护实务

一、量刑步骤和基本方法

二、缓刑的考量因素

三、罚金刑的适用

四、其他重要量刑问题及应对策略

 

专题二:刑事辩护庭审技能实战

 

陈有西:当前刑事司法若干前沿问题

一、法网严密对当今企业经营的会有哪些影响?

二、扫黑除恶分割定罪一虾三吃

三、区别所有制性质的两套罪名体系

四、惩治犯罪的比例原则

五、寻衅滋事罪的场所外延扩大

六、认罪认罚制度对刑事司法的影响

 

蔡正华:刑事庭审法庭辩论的规范操作

一、法庭辩论的地位与作用

二、法庭辩论的三大核心内容(附实务案例):事实辩,定罪辩,量刑辩

三、法庭辩论的两大核心技巧:策略技巧,表达技巧

四、法庭辩论应当避免的误区

 

丁俊涛:刑事案件庭审中如何有效发问

一、发问的目的和职能

二、发问存在的5大问题

三、如何发问的10大建议

 

洪梓桉:有效辩护视角下的庭审质证技巧解析

一、刑事诉讼案件庭审举、质证的基本目的

二、刑事诉讼案件庭审举、质证的庭前准备

三、刑事诉讼各类证据的举、质证的一般方式

 

专题三:证据辩护实战

 

翟建:对刑事证据证明力的判断

(一)刑事案件诉讼中対于证据”三性“的判断,并不等于对证据证明力的判断。

(二)判断证据是否具有证明力的标准,在于研究该证据是否符合“经验法则“和”逻辑法则",能否排除"合理怀疑"。

(三)对证据证明力的判断,是对案件事实判断的着眼点和出发点,"证据裁判原则"也就是运用具有证明力的证据,去构建案件事实的过程。

(四)提升我们对证据证明力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提升我们的辩护能力。

 

胡东迁:证据辩护的思路与方法

一、证据辩护的解析

1.证据辩护的含义

2.刑事辩护的五种形态

3.证据辩护的作用

二、证据辩护的思路

   基本思路:因案制宜,“打七寸”

1.证据上的无罪辩护

2.证据上的罪轻辩护

3.证据上的量刑辩护

4.证据上的程序辩护

三、证据辩护的方法

1.了解案情,梳理证据

2.审查证据,寻找辩点

3.梳理辩点,确定思路

4.制定方案,巧用方法

5.讲究策略,谋定而后动

6.沟通说服,达成目标

 

马朗:从刑事证据规则看刑事辩护的难点

一、证据确实充分与排除合理怀疑

1.2012年刑诉法规定的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

2.司法解释和实践中的落实问题

3.证据标准的模糊性对辩护的影响

二、言辞证据的采信规则问题

1.证人庭前供述与当庭陈述的矛盾

2.司法解释对当庭陈述采信的规则

3.该规则与刑诉法的背离

4.辩方举证责任的加重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辩护律师的要求

1.庭审阶段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的难点

2.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非法证据排除的影响

3.侦查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必要性

4.辩护律师在非法证据排除中的角色和挑战

 

叶立明:言词证据质证方法与技巧

一、言词证据质证的原则与基本方法

1.基本概念

2.对证人证言质证的基本方法

3.对被害人陈述质证的基本方法

4.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质证的基本方法

二、言词证据的来源与收集程序审查

1.言词证据来源

2.言词证据收集程序审查

三、言词证据的阅卷要领与技巧

1.言词证据的阅卷要领

2.笔录的阅卷技巧

3.“比较法”在言词证据审查中的应用

4.言词证据与客观证据的对比应用

四、通过法庭询问对言词证据进行质证

五、典型案例分析与启示

 

专题四:涉税犯罪辩护要点突破

 

胡东迁:虚开类涉税犯罪的有效辩点与方法

1.虚开类涉税犯罪的20个有效辩点

2.虚开类涉税犯罪的有效辩护方法

魏艳昭: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入罪与出罪

1.虚开案件的新特点

2.虚开案件的入罪和出罪逻辑

3.虚开案件中的常见争议和辩护思路

聂朋雷:逃税罪辩护实务

1.逃税罪常见争议焦点

2.破产企业逃税行为的法律适用

3.单位逃税案中处罚阻却事由的法律适用

4.逃税案中税警联合办案的合法性辨析

牟卫鹏:新涉税犯罪司法解释下虚开案件的辩护路径

1.虚开的犯罪属性

2.关联犯罪

3.定罪量刑标准

4.“四流”辩护法

5.坚持传统

6.单位、自然人责任的区分

7.行民思维、刑行衔接

8.合规

 

专题五:诈骗罪犯罪认定与辩护策略突破

李永红:诈骗案件分类与辩护要点挖掘

⼀、诈骗案件的类型

1.⽴法分类;2.司法分类;3.学理分类

⼆、诈骗案件的辩点

1.互为给付型诈骗:关键辩点是有⽆对价

(1)客观要件⽆罪辩点:⾮要件欺骗⾏为(套路卖);

(2)客体要件⽆罪辩点:⾮财产利益(交易机会);

案例⼀、周某骗取茶叶红酒交易机会案

(3)主观要件⽆罪辩点:有对价、⽆⾮法占有⽬的

案例⼆、沈某替⼈办事案收取巨额费⽤⽆罪不捕案

2.单⽅给付型诈骗:社会⽬的实现或落空

(1)慈善捐赠型诈骗案⽆罪辩点:

案例三、病患家属伪造明星捐款诱骗粉丝捐款案

案例四、抠脚⼤汉冒充哈佛⼥孩⼉骗取微信红包案

(2)项⽬补助型诈骗案⽆罪辩点:

案例五、最⾼院改判⽆罪的张⽂中骗取项⽬经费案

案例六、成都律师詹肇成、刘勋被控辩护⼈妨害作证案的前案何恒被

判诈骗农机补贴案

三、诈骗案件疑难问题

1.利⽤被害⼈错误认识取得其财物引发的诈骗案

2.当事⼈互有过错引发的诈骗案

案例七、朱某被控合同诈骗案

3.占有与占⽤:

案例⼋、陈某占⽤客户资⾦原审以诈骗罪判刑⼗年重审判决⽆罪案

 

庄斌彤:诈骗类犯罪认定标准四步法

一、总论

1 诈骗罪认定实务难题:如何认定标准诈骗人?

1.1 现有诈骗罪认定的不足

1.2 对三种主流观点的检讨

2 诈骗罪认定的四步分析法?

2.1 从对交易信息的操控角度来理解欺骗行为

2.2 认识错误

2.3 财产损失

2.4 非法占有目的——通过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来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位阶性)

2.5 四步分析法在辩护中为何具有极大的思维效率性和经济性?

2.6 标准诈骗人形象的树立

二、分论—具体案例解析【到时候具体讲课可能会有所更改,但是案子本身都是典型的诈骗罪案例】

1 农机具异地报补诈骗案——单方给付类诈骗认定

1.1 以目的论的视角审视农机具补贴政策

1.2 什么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1.3 央地关系视角下透视农机具补贴政策

1.4 异地报补和“未购报补”“一机多补”“重复报补”的区别是什么?

2 托盘融资诈骗

2.1 模式简介

2.2 穿透托盘融资业务的实质

 

马宏伟: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犯罪全方位应对策略

一、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监管趋势

(一)严打严查零容忍财务造假

1.监管政策演变与导向

2.案件处置趋势与策略

(二)全方位警示资本市场主体

1.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违规信披责任

2.关键少数背信损害上市公司责任

3.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责任

(三)民事、行政、刑事立体化追责

1.一级市场及二级市场投资者民事诉讼

2.证监会、财政部行政处罚

3.财务造假衍生各项刑事责任

二、财务造假常见手段

(一)收入端造假

1.虚构交易

2.提前确认收入

3.隐蔽关联交易

(二)成本费用造假

1.少记成本

2.虚增资产价值

(三)现金流造假

1.伪造银行流水

2.体外资金循环

(四)表外工具造假

1.未披露明股实债

2.隐藏部分子公司财务信息

三、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犯罪实务争议

(一)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如何认定

1.造假信息重大性如何认定

2.公司主体是否会被追责

(二)行政、民事程序对财务造假犯罪的影响

1.行政处罚对象是否一定构成犯罪

2.行政、民事证据如何适用于财务造假

(三)会计政策变更是否必然属于财务造假

(四)司法鉴定对财务造假案件的影响

1.鉴定人员出庭是否具有必要性

2.专家意见应当如何合理使用

(五)如何辨别股票增发中的合同诈骗和欺诈发行

四、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办案思路

(一)理解客户应对痛点问题

1.误判风险,失时应对

2.忽视申辩,怠于行权

3.专业误解,以行阻刑

(二)提供“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方案

1.多元服务,综合合规

2.风险分级,全面防控

3.法商结合,统筹兼顾

 

陈沛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辩护策略

一、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展的趋势

1、 电信网络诈骗认定的模式化

2、 电信网络诈骗主体的平台化

3、电信网络诈骗证据的稀缺化

4、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扩张化

二、 电信网络诈骗的认定要素分析

1、 采用技术手段的认定

2、 受害人的不特定性与广泛性的理解

3、 非接触性的限缩与扩张

三、 电信网络诈骗的辩护策略

1、 从业务模式的正当性破局

2、 以业务营收逻辑为核心

3、 以企业合规义务履行为抓手

4、以个人业务参与程度为区分

四、 典型案例解析——1V1交友平台诈骗辩护的破局

1、 直播打赏的业务背景

2、 用户、主播、平台的各方关系

3、 司法机关认定的核心业务逻辑

4、 主播以外人员的刑事责任边界

5、 企业合规要素对于刑事责任的减除

6、 平台类企业涉诈风险的防范策略

五、 总结

平台化电信网络诈骗合规制度是辩护的基础,辩护方案是合规制度的衍生

 
2024长三角刑辩大讲堂
¥899.00
点击购买 开通会员